尊时凯龙·(中国区)人生就是搏!

陕西自然博物馆 多维开展鸟类科普宣传 筑牢生态保护阵地
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来源:博物馆 作者:刘梅
分享到:

作为省级自然类博物馆,陕西自然博物馆充分发挥省级科普主阵地作用,近两个月通过系列主题活动,以专业视角构建起覆盖广泛、形式多元的鸟类科普教育体系。其间,博物馆通过专题讲座、科普体验、社区与校园宣讲、联合办展等形式,开展鸟类保护宣传活动二十余场次,举办临展两项,线下参与受众超千人;同时依托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,触达八千余人次,为全省鸟类保护与生态治理贡献力量。​

博物馆岗位能手王宁在鸟类保护宣传启动仪式现场宣讲 

与省林业局开展野生动物普法保护宣传

联动多方力量 凝聚生态保护合力​

博物馆聚焦鸟类生态价值与生存挑战,系统普及科学保护知识,通过多方联动织密保护网络。参与陕西省野生鸟类保护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,联合省林业局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暨爱鸟护鸟普法宣传活动,明确法律红线与公民责任,深化公众 “保护鸟类即守护生态平衡” 的认知。与西安市企业家环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策划 “陕西佛坪大熊猫自然教育与生态产品开发项目”,通过观鸟活动、研学课程及栖息地保护宣传,推动区域鸟类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协同发展。​

创新宣传形式  覆盖多元群体

博物馆创新采用 “分众化传播” 模式,通过馆内宣传、“走出去” 推广及线上线下互动,实现多元群体全覆盖,活动覆盖员工、居民、街道干部、学生等,形成广泛影响。​

在馆内,邀请专家开展 “鸟类资源与识别” 培训,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与讲解精准度;策划推出《飞翔的生命赞歌》鸟类临展,通过 200 余幅鸟类摄影作品、实物标本、普法展板及案例解读,系统展示鸟类生态特征、分布情况,普及相关法规与实操知识。​

《飞翔的生命赞歌》鸟类临展

省动物研究所高学彬研究员开展专题讲座

鸟类宣传保护走进经开第十二小学

“走出去” 方面,科普老师走进社区举办 “邂逅天空之灵” 鸟类保护科普活动;动物学博士走进长安区五台街道办,开展 “守护秦岭羽翼,践行生态文明” 主题讲座,通过标本展示、互动问答传授栖息地保护与鸟类救助技巧,为辖区干部群众、民宿从业者及网格员带来沉浸式自然科普教育;走进经开第十二小学,通过 “听声辨鸟”“进化案例解析” 等趣味活动激发青少年保护意识。此外,为馆内观众开展 “秦岭万物说” 系列之《从龙鸣到鸟吟:鸟类的叫声与保护》主题讲座,以 “科普讲座 + 鸟羽手作” 形式,让青少年深度感受鸟类魅力。​

系列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护鸟意识,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栖息地维护,还帮助基层工作者掌握科学保护方法,助力野外巡查,更在青少年中培育 “小小护鸟行动家” 理念,促进形成 “社会 + 家庭 + 校园” 协同保护合力。​

陕西自然博物馆始终以践行生态文明为核心使命,将鸟类保护科普工作作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。通过持续深化科普宣传职能,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保护格局,为推进生态文明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。